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口气看完 70 年代前卫摇滚的合成器历史「科普文+建议收藏」

Gary符号君 键盘世界 2024年09月30日 13:43
要说70年代的摇滚现场,最帅的画面是什么?在我脑中立刻浮现出的就是——一个长发披肩、穿着一套金闪闪演出服的键盘手,站在一整面墙似的合成器前,双手在各种旋钮、键盘间游走,一脸认真地操控那些让全场人群为之沸腾的音浪。这种场景实在太经典了,尤其是你看到Keith Emerson或者Rick Wakeman的时候,你会真切地意识到,合成器绝对不是某些人眼中的附属小配件,它是摇滚的灵魂延展,是将音乐逼到极致的神器

前卫摇滚的诞生:当摇滚遇上复杂脑回路

我一直觉得,摇滚的魅力之一是它的简单直接,但人总是复杂的,尤其是在音乐上。60年代末的那帮摇滚音乐家们,突然觉得“简单”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艺术欲望了,他们要的是“复杂”。于是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就这么诞生了。它融合了古典音乐的深度、爵士的即兴感,还有摇滚本身的狂野。说实话,光是想60年代后期那些人怎么在同一首曲子里混进贝多芬和R&b,我就觉得很酷。

前卫摇滚之所以能够诞生,除了那股对音乐复杂性的追求,还有一层原因我觉得特别重要,那就是摇滚人对“突破”的欲望。他们不仅要打破现有的音乐框架,还要打破听众对摇滚的固有印象——让每一个听他们歌的人都知道,摇滚乐可以和那些只在剧院里听到的音乐一样复杂,一样优雅,一样不受限制。这种追求让我觉得特别真诚。因为在那个时代,音乐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它既是一种逃离现实的方式,也是一种对抗规则的途径。

而这时候,传统的电吉他和鼓已经玩得够疯狂了——想再来点新鲜的?键盘手们这时候站了出来:不就是复杂和先锋吗?我们键盘的音色能搞的事可太多了。从The Doors的Ray Manzarek开始,键盘手就从“背景乐”变成了聚光灯下的主角之一。其实我觉得这特别有趣,因为摇滚乐一直以来都是以展现大量吉他表现力为主著称的,而到了前卫摇滚,键盘手们一不小心就抢走了吉他手的风头。

Moog合成器的登场:未来音色的降临

然后,一切都在1968年变了,Wendy Carlos的《Switched-On Bach》出来了。这张专辑用Moog合成器演绎了巴赫的音乐,直接把电子合成器带到了摇滚音乐家的眼前。Keith Emerson立刻看到了这东西的潜力:你用风琴搞出各种奇怪音色得累死,结果Moog上几个旋钮一转,几根线一插,简简单单,声音就出来了。于是他把Moog运上了皇家音乐厅的舞台——要知道,这可不是随便哪个音乐家都有的胆量,用这种“奇技淫巧”来和皇家爱乐管弦乐团对飙。

Moog合成器的出现我认为是一个革命性的时刻,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发出各种全新的、甚至不可思议的声音,而是因为它把科技的力量真正地带进了音乐的核心。它告诉人们,音乐不必拘泥于传统乐器,电子技术可以扩展音乐的边界。我觉得当时的摇滚音乐家们真正地体验到了科技的自由感,那是一种能通过“电流”去控制整个音乐世界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Moog代表的是一种对未知和未来的探索,它让音乐不再受限于现实中的物理特性,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领域。

Keith Emerson的Moog,不光是他的演出工具,更是他的舞台伙伴。他的那台Moog合成器,最初只是Model I-CA,但他不断地加入新的模块,最终搞出了一个“巨无霸版本”,重达400磅。我觉得这完全符合Emerson本人的风格——大胆、疯狂、有些奢侈,但毫无疑问,这种大手笔是为他的艺术而生。对于他来说,这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一种身份象征。他站在这堆电子模块前,仿佛就在宣告:我掌握了未来的声音,站在音色的前沿。

Moog vs. Buchla: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世界观

值得一提的是,Moog并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电子合成器。Don Buchla当时也在研发自己的模块化系统,但他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Buchla的设计没有键盘,原因是他觉得传统的键盘会限制电子音乐的表现力。这听起来就很理想主义——也是,真正的先锋艺术家往往不怕走一条难走的路。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对于需要在舞台上迅速产生声音效果的摇滚乐手来说,谁有时间去琢磨那些奇怪的触控板怎么用呢?Moog的键盘设计非常聪明,它让那些已经习惯钢琴和风琴的音乐家可以直接上手,这就让它迅速成为摇滚舞台上的“标配”。Buchla的产品虽然更前卫,更纯粹地体现了电子音乐的艺术性,但它更受那些喜欢慢慢探索声音的实验音乐家喜爱,比如Morton Subotnick和Suzanne Ciani等。

从这个角度看,Moog和Buchla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哲学:一种是实用的、立刻可用的电子工具,另一种是需要探索和理解的新艺术形式。前卫摇滚选择了Moog,我觉得这并不奇怪——前卫摇滚虽然爱复杂,但它仍然需要能够直击人心的现场表现力,而Moog正好能够提供这一点。

合成器的进化:从巨无霸到便携之选

但就算Moog再酷,它的最大问题也同样明显——它实在太大了,完全不适合巡演。你可以想象一下,巡演要带一台重达几百磅的合成器,还得请个专人调音维护,这真的不是一般乐队能搞得起的。所以,到了70年代初,合成器的“便携化”就成了必然趋势

最早的便携合成器之一是ARP 2600和Odyssey,它们坚固耐用,音色也足够丰富,关键是更容易搬运和维护。但真正把合成器从“摆设”变成摇滚标配的是Moog Minimoog Model D。这个小家伙改变了游戏规则,它足够小,音色足够好,关键是它很可靠,适合巡演。Rick Wakeman对它的评价非常实在:“我可以带很多台,每台负责一个音色,现场演出省去重新插线的麻烦。”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正好符合摇滚现场的需要。


而且Minimoog的设计极其聪明。它抛弃了那些复杂的模块化接线,把所有控制都简化在一个相对紧凑的面板上。这意味着,即便你不是一个合成器的技术宅,只要你是个键盘手,你就能轻松上手它。这让更多的摇滚乐手们愿意去尝试合成器,而不是被那些复杂的接线和操作吓退。

Mellotron:早期的采样器

在聊合成器的时候,不提Mellotron是不可能的。虽然Mellotron严格来说不算合成器,但它在前卫摇滚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它用预录的磁带来播放各种乐器的音色,相当于早期的采样器。对于前卫摇滚乐队来说,这简直是福音——突然之间,你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弹出弦乐、长笛、合唱队这些复杂的音色了,这让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直接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不过呢,Mellotron有一个致命缺点——它非常不稳定。它的机械结构极其脆弱,磁带容易卡住,音色也容易跑偏。听说Rick Wakeman在找到更稳定的替代品之后,直接把Mellotron扔到田里烧掉了。虽然有点过激,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东西有多让人抓狂。不过,Mellotron那种磁带音色的温暖和厚重感,也正是它无可替代的地方。它和合成器不一样,它不是为了未来的冰冷科技,而是为了把过去的声音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采样”出来。

合成器的魅力:不只是声音,还有态度

我一直认为,前卫摇滚对合成器的热爱,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发出新奇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种探索精神。合成器象征着对未来的追求,对未知的渴望。Keith Emerson的Moog演奏不仅是技术上的展示,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宣告:音乐是可以疯狂的,是可以颠覆的。它们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想象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不再满足于吉他、鼓这种大家都能看到、摸到的乐器,你想要的是更特别、更独一无二的东西,甚至是一些现实世界里根本无法找到的声音。合成器的出现,赋予了音乐家们这个可能性。它让音乐不再只是简单的和弦和旋律,它成为了一场冒险,一次对未知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合成器给了前卫摇滚一个巨大的音色宇宙,而这些音乐家们,像探险家一样,带着听众一起进入了那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一些经典的前卫摇滚合成器曲目

如果你真的想体验一下合成器在前卫摇滚中的魅力,那我强烈推荐你去听以下这些曲目:

·Genesis - The Cinema Show (1973):Tony Banks用ARP Pro Soloist演奏的合成器独奏堪称典范,而Mellotron的存在则让整首曲子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Tangerine Dream - Phaedra (1974):这张专辑简直是合成器爱好者的福音,Moog、EMS VCS3全都加入其中,让你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Emerson Lake & Palmer - 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 (1977):Keith Emerson用Yamaha GX1演奏出了不可思议的宏大音色,听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场音乐史诗之中。

·Yes - Revealing Science of God (1973):Rick Wakeman的合成器独奏让这首歌变得异常华丽和复杂,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音乐技艺。

合成器的加入,确实改变了前卫摇滚的走向。它打破了音乐的物理边界,把音乐从人手工敲打的世界带入到了电子控制的未来,它是一种对过去传统的叛逆,也是对未来艺术的探索。也许合成器会让前卫摇滚变得复杂、让人难以接近,但它无疑为音乐增添了深度和广度。而这种深度和广度,正是70年代的摇滚精神所在——不满足、不妥协,总是想要去发现更多,去探索那些还未触及的声音和情感。
120W的蓝牙小精灵Gibbon AIR 近场监听音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键盘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